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养殖技术 > 家禽 正文

商品蛋鸡产蛋期四季管理要点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21-05-30 

  张春珍     教授    宁夏大学

  2013年8月5日
  近几年来随着罗曼、海兰和海赛克斯商品蛋鸡等优良品种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(入舍母鸡78周产蛋量20公斤以上),其对环境、管理、营养和疫病防治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。如何使鸡群适时开产,并能维持一个好的产蛋高峰呢?现就不同季节的饲养与管理要点分别与大家作以讨论:
  一、夏季
  (一)加强通风换气,降低舍内温度
  “通风换气是个宝,任何药物替不了”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气温升高,宁夏的夏日也是酷热难挡,特别是鸡,其生物学特性之一是怕热!规模化、集约化养鸡,往往使鸡舍内温度过高,如果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根源。加强通风不但能提供给鸡群充足的氧气,还能将有害气体排出舍外,从而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机会。当舍内气温降低后,由于鸡的饮水量接近正常,从而避免了鸡由于需大量饮水来散热,导致消化液被冲淡,影响消化功能和鸡粪过稀等的不良影响。
  加强通风可以通过安装换气扇和吊扇,有条件者可采取纵向通风,效果更好;当洒水降温时,一定要结合通风措施,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环境,对鸡群更为不利。及时清理舍内鸡粪,杜绝饲料的污染和霉变也是很重要的。
  (二)供给足够的营养和饮水
  通常所见饲养指南中标出的采食量是鸡群在正常室温下的。当鸡舍温度超过30℃时,鸡的采食量要减少10%以上,比如鸡 的全价料中含粗蛋白17%,当少吃10%时,相当于提供给鸡群一种15.3%粗蛋白的饲料,同时代谢能、维生素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和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都要相应减少,这会使鸡群的开产体重和高峰体重达不到标准而造成开产晚、蛋重小、高峰不理想、没有产蛋后劲、脱毛现象严重、免疫功能降低等后果,还易暴发各类疫病。
  炎热的夏季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固然重要,然而能量更不容忽视,因为能量决定产蛋率。能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,有时还会出现痛风。饲料中粗蛋白达到18%比较容易,单靠玉米使代谢能达到2800大卡/公斤以上确实不现实。
  在山东龙口蓬莱等养鸡水平高的地区的做法是把饲料中麸皮去掉,加入1-2%花生油。
  增加饲喂次数,改变喂料时间。应抓好早晨和傍晚两个采食高峰,夜间12点增加1次;饮水中经常加入多维,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。喜欢用各种预混料的养鸡户,可把添加量增加10%,对增加营养,减轻热应激,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至关重要。夏季鸡群是靠增加饮水来散发体内热量的,不可避免地造成鸡粪稀薄,这要靠加强通风降低舍温和调整饲料配方来调节饮水量,万万不能人为限水,否则会影响蛋壳品质、蛋重和产蛋量。
  (三)及时预防和控制新母鸡病的发生
 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,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。
  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%时陆续暴发,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,冬夏尤为严重,发病原因有:
  1、血氧太低。当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时造成血氧含量过低。
  2、呼吸性碱中毒。当鸡群靠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CO2流失,导致体内PH值上升,碱性偏高中毒。
  3、血液粘稠度增高。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续排尿散热,血液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,心力衰竭而死。
  4、营养不足。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减少
  5、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。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,晚间活动量减少,热量不易散出,凌晨1-2点为死亡高峰。
  新母鸡病症状分为急慢性两种:
  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,开产后当鸡群产蛋率达到20-80%时死亡最多,在表面健康、产蛋较好的鸡群白天拣不出死鸡,但第二天早晨可见鸡死在笼中,越是高产鸡群发病率越高。死鸡冠尖发紫,肛门外翻,体重体况很好,剖检可见肝脏质脆淤血,肺淤血,肠黑色,卵黄膜充血。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。因病鸡有消化道症状,腺胃糜烂和卵黄充血破裂等现象,故往往被误认为大肠肝菌、新城疫和流感病等。
  慢性病鸡肌肉神经麻痹导致瘫痪或偏瘫。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-3天转好,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%以上,如与其它病混合感染时产蛋下幅度会更大,蛋壳品质下降,经治疗后,2-3周能恢复。
  防治措施:
  饮水中加入抗热应激药物,配合多维素,加强通风。夜间12点开灯半小时,加水加料增加鸡群活动量,及时挑出病鸡。通过以上措施基本上能控制病情,不死鸡,效果十分明显。
  总之,提高蛋鸡夏季生产性能,首先,增加饲料营养浓度,不是单纯的增加成本,当鸡群采食量减少10%时,相应增加10%的投入,使每斤全价料成本增加6-7分,并未增加养鸡户的额外开支;其次,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,要添加磷脂和油脂;第三,一些人认为鸡群没死鸡或死鸡很少而引不起高度重视,殊不知尽管症状很轻,这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鸡已经发病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。只有从改善环境,增加营养和及时用药防治出发,才能使鸡群安全渡过夏季,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。
  二、冬季
  1、防寒保温
 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~23℃ ,低于5℃,产蛋量明显下降,饲料消耗增加。根据不同的鸡舍类型和管理方式,可采取以下保温措施:封闭鸡舍四壁和房顶上除换气窗以外的所有空洞和缝隙,修好门,堵塞北窗,南窗安装玻璃或塑料薄膜。在房顶下距地面2米左右的高处设置顶棚,并在顶棚上铺上厚草帘或塑料布。在鸡舍内悬挂电热毯,安装电热板,红外线保温灯补温,或安置带烟囱的大火炉和暖气管。在鸡舍运动场周围装设一个南高北低的塑料薄膜斜面大棚,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整体。适当增加饲养密度,地面平养为每平方米6-8只,三层笼养每平方米18—24只。舍内温度过低时,整个鸡舍可盖上尼龙薄膜或双塑料布,但应适当留些通风孔,以免蛋鸡窒息而死。
  2、调整日粮,增加营养
  寒冷季节气温低,蛋鸡的热能消耗大,为保持高产稳产,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,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,增加玉米、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,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的需要。
  也可酌情添加1%的油脂,这样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,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,增加蛋重,提高饲料报酬。
  3、人工补充光照
  蛋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16小时的光照。寒冷季节昼短夜长,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,应人工补充光照。补充光照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地(架)面达到3瓦为宜,将带有灯罩的60瓦以内的灯泡悬吊距地面2米高处,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,若有多排灯泡,要交错分布,以便使舍内各处光线照射均匀。每天早晚2次开灯,第1次早晨5点开灯至天亮关灯,第2次天黑时开灯至21点关灯。若遇阴天,白天也要开灯。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,切不可忽早忽晚、时断时续,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。开灯前,要备好饲料和饮水,以便开灯后鸡采食、饮用。
  4、通风换气
  寒冷的冬季,在保温的同时,更要注意通风,避免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增加,病原微生物滋生,而对鸡体造成危害。具体措施有:晴天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进行通风,连续开窗数次,每次0~30分钟。鸡舍最好采取纵向通风。在舍内放置石灰吸潮,每星期每平方米地面撒400克过磷酸钙消除舍内的氨气。用艾叶、大青叶、苍术、大蒜秸秆各用100克,放人舍内熏蒸,除去舍内异味,每10天熏蒸1次。
  5、防应激
  冷应激
  鸡舍温度低时,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,增加喂量,一般在寒潮前l~2天,每只鸡每天增加饲料10~20克,气温每降低3℃,应给鸡多喂5克饲料。另外,可在气温骤降的前1天,给鸡饲喂防冷应激的药物,其配方及用法为:葡萄糖20克、氯化钾1.5克、碳酸氢钠2.5克、氯化钠3.5克,加水1 000毫升溶解后加温,每天分2次喂给,每只每次50毫升,连用3—5天。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粉1毫克,维生素E粉,或亚烯酸钠维生素E,可预防减轻应激发生。
  免疫应激
  在给鸡群接种疫苗前2天和后2天,让鸡服用抗应激药物,以提高鸡的抵抗力,减少应激反应。
  6、搞好消毒
  定期搞好鸡舍内外、水槽、料槽、用具等的消毒。
  消毒剂要选用广谱、高效、无毒、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,如百毒杀(癸甲溴氨溶液)等。要选择三种以上不同剂型的消毒液交叉轮换使用,以防产生抗药性。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、下午进行消毒,正常情况下每星期消毒1次,如鸡群发生传染病、舍内温度较低、尘埃较多时每星期可消毒2~3次,同时,药物浓度可降低10~20%。
  7、疾病预防
 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鸡群免疫程序,定期进行防疫。按照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许可范围,可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泰乐菌素或恩诺杀星,防治鸡的支原体病。每隔4星期左右在饲料中加入广谱抗菌药物,如强力霉素、氟苯尼考等,连用3~5天,增强鸡体抗病能力。预防寄生虫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左旋咪唑、阿维菌素等药物。同时,还要细心观察鸡群,及早发现、隔离、诊断、治疗病鸡,妥善处理病死鸡。